阜城农村闲置宅院变身“共享工坊”,手艺人户均增收8万元

衡水新闻网 阅读:4 2025-05-21 21:37:24 评论:0

近年来,随着我国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,农村闲置宅院的数量逐年增加。如何有效利用这些闲置资源,助力乡村振兴,成为摆在各地 *** 面前的一大课题。阜城县创新思路,将闲置宅院改造成“共享工坊”,不仅让农村手艺人找到了增收的新途径,还让农村环境焕发出新的活力。

阜城县地处河北省,拥有丰富的手工艺品 *** 技艺。然而,由于市场竞争激烈,许多传统手工艺品逐渐衰落。为解决这一问题,阜城县 *** 决定将闲置宅院改造成“共享工坊”,将传统手工艺与现代市场相结合,助力农村手艺人增收。

据了解,阜城县共有闲置宅院500余座,经过改造后,这些宅院摇身一变,成为了集手工艺品 *** 、展示、销售于一体的“共享工坊”。手艺人可以在这里 *** 工具和场地,将自家 *** 的工艺品展示给游客,并通过线上线下的方式销售出去。

“共享工坊”的成立,让农村手艺人看到了希望。原本因市场狭窄而陷入困境的手工艺品,如今在“共享工坊”的帮助下,逐渐打开了销路。据统计,阜城县“共享工坊”共吸纳了1000余名手艺人,户均增收达到8万元。

为了让“共享工坊”发挥更大效益,阜城县 *** 还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。首先,对参与“共享工坊”的手艺人进行免费培训,提高他们的技艺水平。其次, *** 积极协调金融机构,为手艺人提供低息贷款,帮助他们解决资金难题。此外, *** 还鼓励手艺人创新,开发具有地方特色的新产品,提高市场竞争力。

在“共享工坊”的带动下,阜城县农村经济发展势头强劲。不仅手艺人收入增加,农村环境也得到了改善。许多闲置宅院经过改造,变成了独具特色的民宿、农家乐,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观光旅游。

阜城县“共享工坊”的成功经验,为全国农村地区提供了有益借鉴。各地可以结合自身实际情况,探索出更多适合当地发展的模式,让闲置资源得到充分利用,助力乡村振兴。

总之,阜城县通过将闲置宅院改造成“共享工坊”,让农村手艺人找到了增收的新途径,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丰收。这不仅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活力,也为其他地区提供了可复制、可推广的成功经验。相信在不久的将来,越来越多的农村地区将走上乡村振兴的道路,迎来更加美好的明天。

搜索
排行榜
标签列表
    关注我们

    衡水新闻网提供本地新闻、政策解读及电子版报刊服务,打造衡水市对外宣传核心窗口