深州农村全覆盖“田间物联网”:手机操控灌溉施肥,省工70%,农业现代化新篇章

衡水新闻网 阅读:5 2025-07-04 16:37:25 评论:0

近年来,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,物联网技术在农业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。深州市作为我国农业大市,积极响应国家号召,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,实施“田间物联网”项目,实现了农村全覆盖,极大地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,为农民增收致富提供了有力保障。

“田间物联网”项目以物联网技术为核心,通过在农田中安装传感器、摄像头等设备,实现对作物生长环境的实时监测,并通过手机等移动设备进行远程操控,实现灌溉、施肥等农业生产环节的智能化管理。这一项目的实施,不仅让农民告别了传统的“看天吃饭”模式,也让农业生产效率得到了大幅提升。

据了解,深州市“田间物联网”项目已实现农村全覆盖,覆盖面积达10万亩。通过该项目的实施,农民们可以随时随地通过手机查看农田的实时情况,根据作物生长需求进行灌溉、施肥等操作,真正实现了“手机操控,省工70%”。

那么,“田间物联网”项目是如何实现手机操控,让农民省工70%的呢?

首先,项目通过在农田中安装传感器,实时监测土壤湿度、温度、光照等数据,并将数据传输至云端。农民可以通过手机APP查看这些数据,根据作物生长需求,适时进行灌溉、施肥等操作。

其次,项目配备了智能灌溉系统,根据传感器采集的数据,自动调节灌溉时间和水量,确保作物生长所需的水分。同时,智能施肥系统可以根据作物生长阶段和土壤养分状况,自动调配肥料种类和用量,实现精准施肥。

此外,项目还配备了无人机等先进设备,可以实现对农田的空中巡查,及时发现病虫害等问题,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处理。这些先进技术的应用,大大降低了农民的劳动强度,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。

“田间物联网”项目的实施,不仅让农民省工70%,还带来了以下几方面好处:

1. 提高农业生产效率:通过智能化管理,实现了作物生长环境的实时监测和精准调控,有效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。

2. 降低农业生产成本:通过精准灌溉、施肥,减少了化肥、农药的使用量,降低了农业生产成本。

3. 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:通过实时监测和精准管理,有效控制了病虫害的发生,保障了农产品质量安全。

4. 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:项目的实施,有助于推动农业现代化进程,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。

总之,“田间物联网”项目为深州市农业现代化建设注入了新的活力,为农民增收致富开辟了新的途径。在今后的工作中,深州市将继续加大科技创新力度,推动农业现代化进程,为我国农业发展贡献力量。

搜索
排行榜
标签列表
    关注我们

    衡水新闻网提供本地新闻、政策解读及电子版报刊服务,打造衡水市对外宣传核心窗口