故城“光伏+养殖”立体扶贫模式助力荒滩地年发电收益500万元

衡水新闻网 阅读:4 2025-07-03 07:37:34 评论:0

近年来,我国各地积极探索扶贫新模式,力求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丰收。在河北省故城县,一种名为“光伏+养殖”的立体扶贫模式应运而生,不仅为当地荒滩地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,更助力贫困群众走上了脱贫致富的道路。

所谓“光伏+养殖”立体扶贫模式,即利用荒滩地建设光伏发电站,同时在该土地上开展养殖项目。这种模式将光伏发电与养殖业相结合,实现了资源的高效利用和经济效益的更大化。

故城县地处冀东平原,拥有丰富的荒滩地资源。然而,长期以来,这些荒滩地一直处于闲置状态,未能发挥其应有的价值。为了改变这一现状,故城县 *** 积极探索创新,引入“光伏+养殖”立体扶贫模式。

在实施过程中,故城县 *** 首先对荒滩地进行平整,建设光伏发电站。光伏发电站的建设不仅为当地带来了清洁能源,还为贫困群众提供了就业机会。在光伏发电站的建设和运营过程中,贫困群众可以参与其中,获得一定的劳务收入。

与此同时,故城县 *** 还在光伏发电站下方开展养殖项目。养殖项目主要包括家禽、家畜等,充分利用了荒滩地的土地资源。养殖项目的实施,不仅为当地带来了经济效益,还改善了生态环境。

据故城县相关部门统计,自“光伏+养殖”立体扶贫模式实施以来,荒滩地年发电收益已达到500万元。这笔收益的分配,一方面用于光伏发电站的维护和运营,另一方面则用于贫困群众的分红。

在“光伏+养殖”立体扶贫模式的带动下,故城县的贫困群众纷纷受益。许多贫困群众通过参与光伏发电站和养殖项目的建设与运营,实现了稳定增收。此外,该模式还带动了当地相关产业的发展,为当地经济增长注入了新动力。

值得一提的是,故城县“光伏+养殖”立体扶贫模式在实施过程中,注重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。 *** 积极引进先进的光伏发电技术和养殖技术,并组织相关培训,提高贫困群众的技术水平。通过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,故城县“光伏+养殖”立体扶贫模式取得了显著成效。

总之,故城县“光伏+养殖”立体扶贫模式为我国扶贫工作提供了有益借鉴。该模式不仅实现了荒滩地的资源化利用,还为贫困群众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。相信在不久的将来,这种创新扶贫模式将在全国范围内得到推广,为更多贫困地区带来希望。

搜索
排行榜
标签列表
    关注我们

    衡水新闻网提供本地新闻、政策解读及电子版报刊服务,打造衡水市对外宣传核心窗口