深州试点“扶贫果园托管”,无劳力家庭年分红超万元助力乡村振兴

衡水新闻网 阅读:5 2025-07-02 17:37:24 评论:0

近年来,我国 *** 高度重视扶贫工作,积极探索创新扶贫模式,努力实现精准扶贫。在河北省深州市,一项名为“扶贫果园托管”的试点项目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,为无劳力家庭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收益,年分红超过万元,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的活力。

深州市位于河北省东南部,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大市。然而,由于地理位置、资源禀赋等因素,当地部分农村地区经济发展相对滞后,贫困人口较多。为了解决这一问题,深州市 *** 积极探索创新扶贫模式,将扶贫与产业发展相结合,实施“扶贫果园托管”项目。

“扶贫果园托管”项目主要是针对无劳力家庭,通过将土地流转给专业果农,由果农负责果园的种植、管理和销售,实现土地资源的有效利用。同时,果农按照一定比例将收益分配给无劳力家庭,确保他们获得稳定的收入。

在实施过程中,深州市 *** 积极协调各方资源,为项目提供政策支持和资金保障。首先, *** 为无劳力家庭提供土地流转补贴,降低他们的流转成本。其次, *** 还与金融机构合作,为果农提供低息贷款,解决他们在种植、管理过程中的资金难题。此外, *** 还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对果农进行培训,提高他们的种植和管理水平。

据了解,深州市“扶贫果园托管”项目已覆盖多个乡镇,受益家庭超过1000户。其中,许多无劳力家庭通过参与项目,实现了年分红超过万元的目标。例如,王大爷是一位年过六旬的孤寡老人,由于身体原因无法从事体力劳动,生活十分困难。在 *** 帮助下,他将土地流转给了专业果农,每年都能获得1.2万元的分红,生活得到了明显改善。

“扶贫果园托管”项目不仅为无劳力家庭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收益,还有助于推动当地农业产业结构调整,提高农业综合效益。项目实施以来,当地果农的种植技术和管理水平得到了显著提升,果品品质和产量不断提高,市场竞争力逐渐增强。

此外,该项目还有助于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,提高农民收入。随着果园托管项目的推进,越来越多的农村劳动力从土地上解放出来,投身到其他产业发展中,拓宽了收入来源,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的活力。

总之,深州市“扶贫果园托管”项目为我国扶贫工作提供了有益的借鉴。在今后的发展中,我国应继续探索创新扶贫模式,充分发挥产业扶贫的优势,助力乡村振兴,让更多贫困家庭走上致富之路。

搜索
排行榜
标签列表
    关注我们

    衡水新闻网提供本地新闻、政策解读及电子版报刊服务,打造衡水市对外宣传核心窗口